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期間,華為高級副總裁,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彭松發表了題為《凝心聚力,加速AI的生態繁榮》的主題演講,深入探討如何構建一個繁榮的AI生態,并提出未來5年華為生態系統建設新目標。
根技術突破和生態系統繁榮,共同驅動生產力的躍升
每一次根技術的突破,都會誕生一批新的產業,伴隨著會產生新的生態系統。根技術和生態系統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躍升。AI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比如,自動生成代碼,自動配音配文配圖生成視頻,高效完成創意策劃和故事創作等,根據《智能世界2030》系列報告顯示:2030年全球算力生態產業總空間將超過2.8萬億美金。
彭松表示,在今天,獲得算力是每個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權利,華為作為算力和云服務提供商,將與整機合作伙伴、基礎軟件伙伴、應用軟件伙伴、咨詢和集成服務提供商、云伙伴、以及眾多的開發者,共享算力生態巨大的產業機遇,共同驅動生產力的躍升。
為使能新的AI生態,華為陸續將諸多AI相關的軟硬件根技術開源、開放,已經與全產業鏈伙伴構建起包括鯤鵬、昇騰、華為云這樣新的AI生態底座。與此同時,華為聯合ISV伙伴支撐了中國25個城市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并原生孵化和適配了50多個大模型。
堅持“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戰略方針
華為始終堅持“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的戰略方針。未來5年,華為堅持與全生態鏈開放協作,計劃共同發展超過5家規模過百億人民幣的整機合作伙伴,超過2000萬套基于openEuler的商用操作系統裝機量,超過400萬MindSpore社區開發者,超過2萬家應用伙伴數量,超過800萬鯤鵬開發者數量,超過500萬昇騰開發者數量,超過1000萬華為云開發者數量。
談到發展人才,彭松提到:“人才是AI生態發展的基礎,在AI人才培養方面華為針對高校師生、開發者、科研人員量身定制培養體系,將不斷通過ICT學院和智能基座2.0項目、ICT大賽、開發者創享日、昇騰AI創新大賽等系列活動為AI生態的技術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人才是AI生態發展的源動力,開發者是AI生態技術創新的主體,伙伴是AI生態變現的使能者。彭松最后強調:“讓我們一起凝心聚力,加速AI的生態繁榮,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