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輔助決策技術在通信網絡結構中的應用,能夠顯著的提高通信網絡規劃的效率性,文章分析了通信網絡規劃的內容,探析了通信輔助決策在通信網絡規劃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通信網絡規劃 通信輔助決策 應用
前言:通信網絡規劃是目的在于在具體作戰條件下,對通信網絡系統進行最優化設計,以此保證通信系統具有最高的通信質量以及抗毀性。通信網絡規劃作為網絡管理的重要內容,網絡規劃的可行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直接關系到通信網絡部署以及分配的質量。因此,為了創建健全的通信網絡規劃系統,合理、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應該將通信輔助決策技術應用在通信網絡規劃中,這樣能夠更加高效、快捷的完成通信網絡規劃,具有非常好的實用性。
一、通信網絡規劃的內容分析
(一)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
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創建獨立規劃拓撲,如果下級沒有收到上級的作戰部署以及作戰編組時,通信參謀應該根據當前單元種類、個數以及各個單元車內通信裝備單元種類以及數量,創建獨立的網絡拓撲結構;另一方面,當接收到上級下發的作戰部署以及作戰編組后,能夠獲得各個單元的隸屬關系,明確相應的信息,例如武器單元種類與數量、作戰單元、指揮單元、情報處理單元以及情報偵察單元等。
(二)頻率規劃
讀取上級用頻規定,基于通信網絡拓撲結構,進行無線通信設備的本級規劃,根據通信網絡對于無線傳輸頻率的要求,對無線設備采用的頻率進行最優化設計,并根據實際狀況進行管理以及實時調整。
(三)通信參數規劃
基于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以及組網容量、通信裝備的通信能力等,進行通信參數規劃。
(四)生成通信錄
基于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能夠實現對整個通信網絡系統以及相關設備的專用通信地址、IP地址、節點類型、節點編號等通信資源進行分配與規劃,進而形成相應的通信錄。
二、通信輔助決策的重要性分析
通信網具有顯著的靈活性和機動性特點,尤其在作戰時,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網絡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的網絡規劃,利用通信輔助決策技術可以明顯改善規劃效果,是提高網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傳統的通信網絡,通常結構不算太復雜,但是通信方式單一,開通時只要幾張圖表即可,開通方式以人工為主,具有明顯的不足和缺陷:由于對于通信節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實際情況沒有進行充分考慮,導致網絡規劃的結果無法為網絡開通提供科學的指導。新型網絡通常具有規模大、組織靈活等顯著特點,因此,在網絡開通時往往需要非常多的圖表,傳統的手工作業模式無法滿足開通要求,導致網絡的正常開通很難如期實現。因此,為了提高網絡開通效率,就必須積極采用新型技術作為決策輔助,使其達到軍事通信網絡的要求標準,確保網絡的時效性、動態性要求得到滿足,提高通信參謀的網絡規劃效率和質量。
三、通信輔助決策相關技術分析
(一)帶寬分配技術
要想保證網絡的抗毀性能,首先必須確保網絡結構具有較好的抗毀性能,其次,還必須保證傳輸鏈路具有合理冗余。冗余度是實現路由合理調整的基礎,因此必須依據業務分布進行合理設計,提高冗余帶寬的利用效率。
在節點之間通信方式較多的時候,最優手段的選擇關鍵是分析不同手段的特點和指標,通過建立評估模型的方式,可以提高推理規則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確保選擇最優通信手段。最后一個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存儲和科學處理,通過結合位置和屬性,可以依據用戶需求,能夠將用戶所需信息直觀、準確的展現出來,便捷性很高。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能夠通過其空間分析和可視化功能實現信息的完美展現,實現決策輔助功能。
四、通信輔助決策在通信網絡規劃中的應用
(一)通信輔助決策技術分析
通信輔助決策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能夠根據用戶的要求以及檢索內容,將地理空間信息以及相關的附屬信息通過友好的界面系統真實的展現在用戶面前,并且地理信息系統自身具有的可視化功能、空間分析功能,能夠為通信網絡規劃提供可靠的輔助決策;其二,目標情報處理技術,主要針對通信網絡系統中的各種數據進行實際的處理,獲得目標請情報中必須重視的原始目標信息,情報處理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即預處理目標、篩選目標、融合目標以及計算威脅度;其三,通信手段優選技術,如果通信節點之間的通信手段不止一種,如何選擇最優化的通信手段的關鍵在于創建通信手段評估模型,綜合分析所有通信手段的指標與特點,進而選擇最佳的通信手段。
(二)通信輔助決策在通信網絡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1)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
通信網絡規劃的基礎是網絡拓撲結構規劃,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配置與部署通信節點,通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能夠實現獲得通信節點的氣象水文、電磁環境、地形以及地貌等條件,同時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選擇最佳的通信節點并進行部署,這樣形成的通信網絡具有非常好的業務承載能力以及抗毀性;其二,分析無線傳輸路徑,無線傳輸路徑的分析主要是根據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學模型,驗證現在的通信網絡中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不滿足通信方式的需求;其三,測試通信節點之間的連通性,地理信息系統將同類設備的多個通信節點規劃為同一子網,并在數據模型中進行所有通信節點之間連通性的測試,如果存在不與其他通信節點聯通的節點,不僅能夠像用戶發出提醒,還會顯示通信節點不連通的原因;其四,優選通信節點通信手段,如果存在多種通信手段,通信手段優選技術能夠選擇最佳的通信手段。
(2)通信參數規劃
完成通信網絡拓撲結構規劃之后,分析不同通信方式的參數與特點,進行相應參與網組設備的網絡參數、信道參數等內容的規劃,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通信參數規劃,同時規劃通信參數。
(3)通信網絡業務規劃
完成通信參數規劃之后,根據通信網絡以及用戶的業務需求,進行通信網絡業務規劃,主要包括IP地址分配、用戶電話號碼資源分配、會議、熱線、專線、業務路由規劃等內容。在進行通信網絡業務規劃時,為了能夠適應用戶的實際業務需求,應該保證通信網絡業務規劃具有動態調整功能,以便于更好的適應網絡變化。
結語:將通信輔助決策技術用于通信網絡規劃中,可以為通信參謀提供更為科學的指導,確保網絡規劃能夠科學進行,不斷提高規劃效率,改進網絡規劃方案,確保網絡規劃得以健康有序的進行。通過為拓撲規劃和參數規劃、頻率規劃等幾個方面提供輔助,能夠為網絡規劃的高效進行提供巨大助力,使得網絡規劃結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目前,通信網絡輔助決策技術正處于不斷完善和推廣階段,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其將為通信網絡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天津智導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2
參考文獻:
[1] 董航,徐池,易濤,韓東.基于信噪比估算的短波通信輔助決策模型研究[J].通信技術,2014,47(11):1313-1315.
[2] 張敏.作戰指揮自動化及其輔助決策技術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4(16):57.
[3] 趙繼華,張起麗,董瑞博,景雅琪.通信輔助決策在通信網絡規劃中的應用[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3,38(S):164-165.
[4] 秦玉濤.基于地理信息技術的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J].民營科技,20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