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界訊 11月4日,以“技術筑生態,智聯贏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OpenHarmony技術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辦。本次大會由OpenAtomOpenHarmony(簡稱“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TSC)主辦,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江蘇潤開鴻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九聯開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支持。來自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技術專家齊聚一堂,圍繞OpenHarmony的技術革新與產學研共建共享等方面,分享進展,展望未來。
開幕式上,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華為基礎軟件首席科學家陳海波做了題為《OpenHarmony技術領先筑生態,萬物智聯贏未來》的主題演講。他圍繞萬物智聯趨勢,分享OpenHarmony四大技術架構特征的關鍵技術成果與未來演進方向,并發布了多項技術指導委員會近期孵化的技術項目。“根深葉茂,眾行致遠”,OpenHarmony已經與17家高校成立了“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未來還將進一步邁向產學研共同體,通過產業與學術雙輪驅動,共建共享操作系統技術與人才生態。

根深葉茂,OpenHarmony四大技術架構競爭力領先,生態蓬勃發展
OpenHarmony以“面向萬物智聯世界,構建分布式全場景協同的開源操作系統基座與生態系統”為技術愿景,秉持“生態統一、開放共贏”的生態理念,面向萬物智聯時代趨勢,構筑“架構解耦、彈性擴展”、“異構并行、全棧協同”、“原生智能、場景體驗”和“極簡開發、多端部署”四大技術架構特征。本屆技術大會還發布了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近期孵化的“可證明的高性能與高可靠并發VSync”、“可信執行環境解決方案OpenTrustee”和“跨平臺應用開發框架ArkUI-X”等開源項目。

1)“架構解耦、彈性擴展”
萬物智聯時代,操作系統首先需要攻克“昆蟲綱悖論”挑戰。終端設備的形態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只有架構統一、智慧互聯才能凝聚力量。OpenHarmony基于“元OS架構”理念與技術,支撐各發行版按需靈活組合操作系統能力,從而滿足千行百業的場景需要,也便于提供開放、統一的生態能力。
2)“異構并行、全棧協同”
面向后摩爾時代硬件架構的演進,OpenHarmony從并發、調度、內存和存儲等性能攸關的技術全棧進行創新。
“異構原生并發”通過創新的并發模型實現系統負載與調度開銷大幅降低,并通過形式化證明驗證共享資源訪問不越界。
“智能感知調度”對下實時感知CPU微架構,并聯動全系統硬件資源,對上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感知應用場景,實現系統資源的精準統籌供給,從而實現終端系統高流暢和長續航雙收益。
“超級內存管理”創新實現內存和存儲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可用內存,進而提升重載場景用戶體驗流暢性。
“高性能只讀壓縮文件系統EROFS”節省用戶空間,提升性能,不僅通過OpenHarmony進行開源,還作為國內首個標準文件系統開源到了Linux社區和安卓開源社區,使全球數十億的終端設備受益。
同時,擁有深厚學術研究積累的“可證明的高性能與高可靠并發VSync”近期正在由技術指導委員會進行開源孵化。
3)“原生智能、場景體驗”
OpenHarmony設計伊始,就將分布式全場景能力作為最關鍵的技術架構特征,在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設備管理等方便實現了業界領先。擁抱萬物智聯時代,OpenHarmony將進一步提升智能體驗競爭力,向沉浸式交互與具身智能演進,構筑原生智能架構,并提升安全隱私保護能力。技術指導委員會近期孵化的開源可信執行環境解決方案OpenTrustee,提供了健壯的TEE安全底座和系統防護能力,可以支持廣泛的安全應用場景。
4)“極簡開發、多端部署”
OpenHarmony面向開發者,打造了低代碼開發、全棧協同深度優化、跨平臺框架等關鍵技術。由技術指導委員會孵化,并由華為、阿里、美的、深開鴻等單位共建的跨平臺應用開發框架開源項目ArkUI-X已于近期開源。
眾行致遠,OpenHarmony產學研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技術與人才生態
OpenHarmony已經與17家高校成立了“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未來還將進一步邁向產學研共同體。通過產業技術難題、前沿學術研究、講座、論壇、競賽、技術與產業標準孵化等形成產業與學術雙輪驅動閉環,共建共享操作系統技術與人才生態。

根深葉茂,眾行致遠。OpenHarmony擁抱萬物智聯時代,以四大技術架構特征作為優勢引領,通過產學研深度協同,推動生態蓬勃發展。OpenHarmony已經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開源社區之一,來自51家共建單位的超過6200名開發者參與了社區貢獻,代碼累計超過1億行,并且已經有超過425款軟硬件產品通過兼容性測評,覆蓋能源、金融、工業、航天、交通、醫療、教育、政務等關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