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云
湖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湖南長沙410007)
摘 要 結合益陽電廠設計實例介紹Harris 20-20數字程控交換機遠程擴容方案,充分利用現有交換機通信容量,采用光纖遠端模塊系統在電廠生活區設置遠端模塊局,通信路由采用光纖。
關鍵詞 數字程控交換機 遠程擴容 遠端模塊局 光纖
1 工程概況
湖南益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國有大型企業,下屬湖南益陽電廠,裝機總容量為2×300 MW,1號機于2001年5月25日通過168 h試運行,標志著益陽電廠正式并網發電。
益陽電廠采用Harris 20-20 LH1344數字程控交換機構成廠內通信系統,通過光纖與華中網局和湖南省局通信網絡相聯,采用中繼線接入益陽市公用電話網。
益陽電廠廠區位于益陽市黃泥湖區資水南岸,電廠生活區位于益陽市桃花侖區益陽火車站附近,2者之間直線距離約有10 km。除公司管理部門和一線生產部門以外的其它輔助部門、生活后勤和電廠賓館均設在生活區。因此必須解決電廠廠區與生活區之間電話聯絡的通信問題。
2 解決方案
為充分利用現有程控交換機通信容量,節省投資,經與用戶協商,設計提出在生活區設置遠端模塊局的遠程擴容方案,如圖2所示。
本方案采用光纖遠端模塊系統在電廠生活區設置遠端模塊局,系統由2部分組成,局端設備COT和遠端設備RT。
局端設備COT采用內置式EFIU插板插在H20-20交換機用戶機框任一槽口,通過PGA接口接入H20-20交換機,完成下行話音、數據和信令的復用以及上行話音、數據和信令的解復用。1套COT可完成512個話路的復用。復用后的總數據速率為155 M,經光端板傳輸到RT端。
遠端設備RT端通過光端板接收和發送155 M數據,完成下行話音、數據和信令的解復用以及上行話音、數據和信令的復用,控制用戶板進行通話連接。RT提供512個話路接口,信令可為POT(普通用戶)、E/M、遠動、數字口1B+1D等。模擬接口板(ALU)提供普通模擬電話機接口,數字接口板(DLU)提供1B+1D數字接口,EM中繼板提供2線或4線EM接口。
局端設備COT和遠端設備RT通過光纖連接。COT和RT端光接口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傳輸速率:155 Mbps
最大衰減:27dB(1 310 nm)
傳輸距離:<50 km
輸出中心波長:1 261 nm<λ<1 360 nm
平均光輸出功率:-15 dBm<P0<-8 dBm
接收靈敏度:-31 dBm
最大輸入功率:-8 dBm
3 光纖線路設計
電廠廠區至生活區光纖通信線路采用無金屬普通光纜,光纜總長約為10.5 km,路徑為
a.廠區內:沿電纜溝及綜合管架敷設,光纜長度約1 000 m。
b.廠區至生活區:光纜長度約8 800 m。其中約5 500 m在現有廠區至電廠灰壩10 kV線路上架設。約3 300 m需新架一段光纖通信線路至生活區。由于后者路徑通過益陽市城市規劃區,路徑方案經益陽市規劃局批準可實施。
c.生活區內:沿生活區電纜溝道敷設,光纜長度約700 m。
光纜線路除解決廠區與生活區之間電話通信、還需兼顧電廠MIS系統與生活區聯網的要求,考慮遠端模塊系統使用2芯、預留4芯給電廠信息管理系統、備用6芯,故采用12芯光纜。光纜敷設方式采用電纜溝敷設、沿10 kV電力線路架設和光纜通信線路專線架設,個別地方需要穿管地埋。
4 光纖遠端模塊系統特點
a.光纖遠端模塊系統實際上是Harris 20-20交換機的一部分,無中繼信令,不浪費內部時隙資源,直接連接交換機內部總線,實現真正的遠端模塊方式,H20-20交換機的全部功能透明。
b.系統直接帶光接口,可節省光端機,降低系統綜合造價。采用符合國標的標準單模光纖,傳輸距離從5 km到50 km可選。
c.遠端模塊配有維護終端接口,支持H20—20交換機系統的全部維護診斷功能,維護管理方便。遠端模塊與近端機柜數據庫設置完全一致,系統管理方便統一,計費系統一致,無須對多種設備維護。
d.遠端模塊局采用模塊化設計,用戶板每塊板為8路,用戶可根據需要從8~512路靈活配置;支持多種接口:模擬口、E/M、遠動、數字口1B+1D、64K數據接口等。
e.公共單元可冗余配置,提高系統可靠性。
5 應用體會
根據光纖遠端模塊系統的特點,當大型水、火電廠生產區與后勤服務區距離較遠且兩地之間有光纖通道可利用時,可在生產區設置H20—20數字程控交換機,在后勤服務區設置光纖遠端模塊系統構成遠端模塊局。應用該方案可實現全廠通信一體化,降低廠內通信系統綜合造價,便于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對于某些有2個辦公地點的電業局。也可以采用本方案可實現通信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