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通信中心 李興林
公路通信系統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管理、運營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是高速公路實現安全、暢通、舒適、經濟和高效運營的必要手段。為保證高速公路建設的發展,促進高速公路通信應用技術的進步,更好地滿足高速公路的發展需求,必須重視加強公路通信的發展和建設。本文就公路通信的現狀和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做一介紹,以引起各界人士的了解和重視。
一、公路通信的現狀
(1)公路通信組成
公路通信由長途通信、地區通信、移動通信和緊急通信組成。公路通信設施主要包括光纖、管道干線、光傳輸設備、程控交換設備、無線電或集群調度 通信設備、路側緊急電話等。公路通信網目前實現的業務有常規電話業務、移動調度通信業務、緊急電話業務、數據傳輸業務和圖像傳輸業務等。
公路通信的任務主要是為公路緊急救援、搶險清障、監控管理、路況安全信息播發提供公益安全通信服務;為公路管理、路政管理、智能化管理提供行業管理通信服務;同時,為公路收費聯網、自動收費、賬務拆分結算提供經營性信息傳輸通信鏈路。
(2)公路通信資源現狀
截止到2002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2.5萬km,居世界第二位。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為止,在已建1.9437萬km高速公路中,其通信設施包括通信管道18000多km一般為6孔 ,光纜15000多km,交換機130余部,裝機容量約80000余線,數字微波通信線路700多km,緊急電話系統近470套,公路移動通信系統262個,移動臺5000余部。
調查表明:高速公路通信的建設已經形成系統化和規模化,但尚未實現省際間的全國聯網。目前,在各地區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已注意到加強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除建有通信管道外,還建有傳輸交換、無線移動調度通信、緊急電話系統等通信設施。在高速公路建設初期,由于受投資和通信技術、裝備水平所限,有的道路采用數字微波作為傳輸線路。隨著高速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現在一般都采用光纜作為傳輸線路,大多數道路埋設了光纜管道,一般為6孔或6孔以上:無線移動調動通信系統一般為群呼,部分道路使用了模擬集群調度通信系統:交換設施均采用數字程控交換機。目前有些地方在進行高速公路通信建設時,不僅考慮滿足本地區高速公路對通信的需要,同時還綜合考慮了各地交通通信、交通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另外,有的高速公路埋設的通信管道在滿足自身業務需求的同時,還提供給國內電信部門和軍方等其他系統使用,提高了該路段資源的利用率,為路段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公路通信的特點
公路通信是高速公路的輔助設施,是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其網絡構成和任務有著與眾不同的許多特點。
(1)分散性
高速公路線路遍布全國各地,連接的點多、關聯的面廣、分布的線長,呈帶狀離散分布,分散于高速公路沿線的各區段進行管理。各管理部門在管理作業中需要經常進行協調和配合,要與高速公路沿線的地方機關和有關單位經常發生業務聯系,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交換。為了實現信息交換,不僅有地區通信需求,還有長途通信需求,而且這些需求不可能從路外的公眾通信網得到滿足。
(2)流動性
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和收費征稽是保證高速公路長期正常運營的重要工作,此外,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門依靠通信系統隨時掌握、了解道路及其設施的使用和損壞情況,并及時處理,進行救援或排除路障,確保道路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況。上述這些工作均需要管理人員在道路上流動作業,因此高速公路通信需要專門滿足流動性的有調度功能的移動通信網。
(3)實時性
高速公路通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為安全、調度服務。道路上的各種信息要及時地傳送到有關的管理部門,管理部門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并做出決策,向外發布信息,對道路交通進行控制和管理。一旦發生事故,管理部門需立即調度車輛和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指揮、搶險。所以高速公路通信需要先進的、完善的通信系統,以滿足實時通信要求。
(4)雙重性
公路通信主要是保障公路本身交通運行安全、滿足路政管理和運輸經營需求的專用通信。除滿足路內公益和經營通信需求外,公路通信線路和管道具有較大的富裕容量,其通信網具有多種通信功能,在實現全國聯網的條件下,能與公眾網接續,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所以公路通信實質上和鐵路通信一樣,具有公益和經營雙重特性。
三、公路通信的作用
3.1公路通信是國家公眾網不可替代的專用通信
高速公路通信網是為了解決高速公路的特殊需要而組建的網絡,網絡結構和通信設備以高速公路生產的實際要求而配置。首先,高速公路的通信設施是沿高速公路設置的,工作覆蓋范圍須包括高速公路的全部路段,以及分散于道路沿線的路段管理單位、收費站口和交通監控點,許多單位之間都必須具有直達通信路由。第二,高速公路的通信網絡是需要同時提供話音、數據和圖像業務的多業務平臺,必須具有較寬的傳輸帶寬。第三,根據高速公路的特點,移動通信系統應具備調度功能、脫網直通功能,應具有較快的接續時間,具有數據、靜止圖像、GPS、車輛定位、控制等多媒體傳輸業務和保密要求。第四,高速公路安全保障使用的緊急電話系統、監控系統中的通信設施是高速公路專用的通信設施,具有與一般公眾網通信所不同的技術要求和標準。鑒于上述原因,國家公眾網是不可能替代公路通信的功能和作用的。
3.2公路通信是發晨智能運輸系統的基礎
交通智能運輸系統ITS 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益、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為目的,以現代化的通信傳輸技術、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為手段,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利用效率與安全水平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ITS的重要實施手段是通過通信系統向用戶直接發布各種交通信息,而通信系統是先決條件和基礎資源。在ITS的運行時,需要將各種數據、圖像信息融合在統一的數字通信系統中,需要所有道路的相關設施連成完整的網絡,需要有足夠帶寬容量的通信系統,并形成區域性和全國范圍的通信網絡平臺,這樣的平臺依靠路外獨立的公眾通信網是難以實現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公路通信是ITS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統,是發展ITS的基礎。
3.3公路通信設施為交通信息化的發展提供條件
《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十五發展綱要》中對于實現交通信息化建設提出了發展的目標和戰略任務。要實現交通信息化,必然涉及通信,通信是信息化的載體,他們是“車”與“路” 的關系。信息再好,沒有合適的渠道傳播,信息的作用是無法實現的。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和國道主干線公路均建有設備完善的通信設施,只要解決好網絡斷頭的接續,就可以基本形成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骨架的干線通信系統,為交通信息化建設提供網絡通信綜合業務平臺。由于交通信息網和交通通信網都是為交通運輸服務的,在網絡結構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目前的公路通信設施應視為交通信息化發展的有利條件。如果不充分利用公路通信自己的網絡,單純依靠公眾網來解決公路交通信息化,在經濟上將是沉重的負擔,在技術上實現也極其艱難。
四、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突飛猛進,令人矚目。隨著公路管理手段和運輸需求的提升,對于公路通信的關注日益增強,目前已建成的2.5萬km的高速公路絕大部分鋪設了光纜或管道,通信設施先進、技術含量高,構成了一定規模的交通通信資源,為加快實現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構筑了良好的基礎。有理由相信,公路通信的發展必將對實現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