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是否看好IPTV在中國的應用?”這個主題,搜狐特別邀請北郵經管學院的呂廷杰教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呂廷杰:IPTV在中國必將大發展,這將帶來廣播電視業和通信業,尤其是廣播電視業非常新的一種局面。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會吸引廣大消費者。我說它將會大發展有一些原因,通信技術逐步在解決,帶寬會越來越寬,第三代移動通信,固定電話的接入、以后光纖的接入都會增加的。
2008年北京要開奧運會,我在這里大膽地做一個預測,中國會有超過一半的人,并不是在傳統的電視機上看奧運會的轉播,而是在互聯網上、手機上看的。這是傳統電視節目看不到的。剛才說看一個球賽并不一定都是在線收看的,但是你突然聽到廣播說進了一個球,可以調這個圖象。默多克公司下面有一個臺專門進行足 球比賽的轉播,拿著手機聽挺便宜的,聽到一個進球可以點擊來進行回放,一旦進入市場會帶來全新的電視革命,我覺得會帶來很多消費熱潮。尤其是中國要開奧運會,這是非常好的契機。
主持人:剛才您也提到奧運會,我們也知道中國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時做了一些通信方面的承諾,比如說第三代電信,在IPTV方面可能并沒有做一些規定,我不太明白,為什么您這么自信?僅僅是因為技術上特別領先還是市場上有需求?
呂廷杰:北京申奧的時候IPTV還在實驗室里,大家對它會怎么發展還不是太有信心。但是申奧成功,我們北京是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我們承諾的一點是要把最新的科技手段用到奧運方面,當然包括體育比賽的轉播等等,這并不矛盾。我對它充滿信息是因為我們現在看到,在離奧運會還有三年的時間,在我們國家在一些手機上,雖然效果不是太好,但是已經能夠看到了,像北京電信、上海等等很多本地電視臺也在上全國電視節目,我們正在看到市場的啟動,這就像我們看到過去互聯網的發展一樣。所以我對它還是充滿信心的。
呂廷杰說,經過一輪高速發展,目前中國的整個電信行業的網絡規模急劇擴大,用戶數增長也極為迅猛,互聯網的普及率也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從整體上看,產業的規模大、技術水平高,但是價值量小,出現了“增量不增收的情況”,隨著中低端用戶的增加,ARPU不斷下降。從世界電信業的發展趨勢看,有“四個超過”引人注目。其一是數據超過話音,這指的是網上流量,反映了這個時代對信息的需求。美國在2001年,IP數據業務以及傳統的數據業務量的總和已經超過了話音業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流量的超過將不是小范圍而是大幅度的超過。美國的AT&T公司在2000年,數據業務量就已經超過了話音業務;到2004年,數據業務占90%以上。其二是移動超過固定,這指的是用戶數,反映的是人對個性化的需求。現在全球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的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固話用戶數,全球移動用戶數達到25億后才會趨于平緩飽和狀態。其三是發展中國家超過發達國家。在固定網市場,發展中國家市場超過發達國家市場的交叉點早在1992年就出現了。其四是VoIP超過PSTN。網絡電話、IP電話的話務量逐步超過傳統電話網絡所承載的話務量。 呂廷杰認為,網絡融合使整個通信業面臨轉型,手機視頻、IPTV等業務開始崛起,新興的互動式傳媒服務將走進人們的視野。其個性化、網絡效應、互動性和時效性等特點值得運營商深入研究。融合為運營商帶來了拓展增值業務的新機遇,例如通信業與傳媒業的融合形成了IPTV;通信業與娛樂業的融合形成了網絡游戲;通信業與商業的融合形成了電子商務。
增值服務、集團客戶、農村市場、海外市場對于中國的運營商來說越來越重要。尤其面向行業和企業解決方案,運營商更要下大力氣去拓展,并與合作伙伴一起創建新的業務模式。例如,創新B-B-C商業模式,實現了向客戶的客戶延伸,提供移動客戶關系管理,主要應用有金融類服務、打假短信服務等;創新B-B-E商業模式,實現了向客戶的員工延伸,提供移動內部運營管理,主要應用有移動辦公系統、移動物流配送系統等;創新B-B-M商業模式,實現了向客戶的生產環節延伸,提供移動生產自動化管理,主要應用有遠程智能監控、調度系統等;創新B-B-P商業模式,實現了向客戶的營銷活動延伸,提供移動供應鏈管理,主要應用有商場VIP短信雜志、彩鈴廣告等。行業解決方案的特征是量身定制、高忠誠度、低滲透力、高附加值,這就要求電信運營商應該采取更加開放的態度,在網絡融合時代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攜手,開展廣泛合作,謀求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