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5日,我站接到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汕頭市分公司申訴:在汕頭市區的金新北路、膠廊路一帶和歧山隴頭一帶兩片區域內,多個PHS基站受到外來信號的干擾,嚴重影響了PHS無線系統的接通率及通話質量。
接到干擾申訴后,監測站技術人員立即進行了分析研究。由于PHS無線系統的工作頻段為1900~1915 MHz,而監測車及固定站的測向工作頻率為20~1300 MHz,因此,無法利用固定站及監測車查找干擾源。在詢問了電信公司技術人員有關干擾情況后,我們決定,利用泰克YBT250測試儀和相應頻段的八木定向天線到以下幾個受干擾比較嚴重的基站處進行實地測試:黨校路12號、護堤路220號、金新路79號、福利院和潮汕路電信大樓。我們首先來到護堤路220號,關閉該處的PHS基站,在天臺上進行測試。我們選擇的是YBT250中的PHS制式并預設儀表,天線采用垂直極化,對1900.00~1920.00 MHz頻段進行監測,這時發現了一個中心頻率為1905.650 MHz,帶寬約為7 MHz的信號(見圖1)。儀器上顯示的信號強度隨著八木天線指向不同而變化,技術人員記下了信號強度最大時八木天線的指向。

我們以同樣的方法在潮汕路電信大樓、黨校路12號及金新路79號的天臺上進行了測試,也發現了同樣的信號,并且在黨校路12號處測得的信號較強,同樣地我們記錄了信號強度最大時的八木天線指向。
根據以上四個點的測試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初步確定了干擾源位于金新路與金砂路交界處。該處附近的電力調度大樓上架設有微波天線,天線的軸向正好對準金新北路、膠廊路一帶和歧山隴頭一帶,因此初步懷疑是該電力調度大樓的微波信號發射造成對PHS基站的干擾。經核實,電力調度大樓上所用的微波系統工作頻率為1905.5 MHz/1961.5 MHz,該微波站與紅蓮池變電站的微波鏈路如圖2所示,也正是該微波鏈路周圍的PHS基站,受到的干擾最嚴重。關閉該微波設備后,干擾現象消失了。
查找到干擾源后,監測站向市無管辦做了書面匯報,市無管辦召集電信公司及電力部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協調處理,由電力公司把微波系統更換為Ku波段的設備。至此,PHS系統受微波信號干擾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通過排查此次無線電干擾,我們有以下兩點體會:
(1)與干擾申訴單位進行溝通,盡可能詳細掌握干擾情況和特點,有利于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把握關鍵;
(2)新技術、新業務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快速有效地處理無線電干擾問題,適應無線電管理事業的需要。
專家點評
汕頭無線電監測站查找的這起干擾,就是對新業務、新技術出現干擾的一次查找實踐。并利用現有的監測設備和方向性的八木天線及變換測試位置的方法,很快就查到了干擾源。
PHS就是目前小靈通使用的系統,PHS采用的是時分多址/時分雙工模式小區制通信方式。PHS微蜂窩基站發射平均功率≤20 mW(50 mW),用戶終端≤10 mW。小區制的通訊系統受到干擾,一定要到現場去查,因為小區制的通訊范圍較小,還有可能是隔區同頻復用,靠固定監測站遠程監測定位是不現實的。一般1000 MHz以上頻段公網無線通信基本上都是小區制, 在市區內建的無線電測向設備頻率到1300 MHz也就夠用了。移動監測測向設備和便攜式頻率應覆蓋全一些,天線也盡可能按頻段分細一些,這樣方向性和增益都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