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電網在線訊:信息產業開始由硬件制造、軟件產品向信息技術服務轉型,“服務化”趨勢日趨明顯。其中電力通信信息網絡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行業專用網絡之一,構成了電力生產、營銷、調度等電力業務系統運行的“高速公路”,是電網安全、穩定、清潔、高效運行的基礎。近日,國內最早、也是少數能為電力企業提供信息化咨詢和業務管理咨詢服務的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專業化引領企業快速發展
海聯訊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為電力信息化提供解決方案,公司開發的系統可在電力企業客戶中多次推廣、運用。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自主研發了多系列技術平臺,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和可重用組件庫,構建成“知識庫”。公司多種應用軟件可在這些平臺的基礎上,通過二次開發快速形成,大大提高了解決方案的可復制性、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保證了公司解決方案的適應性和穩定性。設計研發人員在系統建設的各階段,可根據需要在知識庫中“即取即用”,不但節省了研發人員研發時間,還有利于公司業務的快速擴張。另外,完善的“知識庫”體系,使公司與全國2/3以上的區域和省級電力公司快速建立了業務關系,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和客戶資源,并且鍛煉出一支技術精湛的研發、設計和實施團隊,在電力信息化專業技術方面形成了較大優勢。公司現已成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工信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標準工作組成員,并獲得了國家信息安全服務工程一級資質、CMMIL3、ISO9001證書等資質和榮譽。
基于公司的專業性,海聯訊總能有效洞悉行業內的最新發展動向,進行前瞻性研究。例如在2004年,公司便已準確判斷未來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將向一體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使公司在電力行業“十一五”信息化規劃和國家電網“SG186”信息化工程的規劃之初,便介入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藍海”領域,進行高端項目競爭,從而取得先發優勢,及早鎖定并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此外,公司創新性地提出了顧問咨詢式營銷,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借助其在電力信息化方面的前沿技術,為公司提供了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持。
經過幾年努力,公司已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區、以甘肅、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區、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區等幾大銷售中心。公司的銷售業績分布與中國經濟地理分布及電力行業的區域發展狀況相吻合,符合重點區域重點出擊的定位。由于公司具備全國性的銷售網絡,通過全國布局、深耕細作,使得公司電力信息化解決方案業務幾乎覆蓋了國內所有省級電網公司。公司“全面+重點”的營銷布局,為公司面向電力行業的“智能電網”建設、成為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領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領導廠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抓機遇打造行業尖兵
完善的營銷體系,造就了海聯訊的高速成長。招股書顯示,公司2008年到201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13473665.65元、256767819.55和302562286.60元。未來在國家城市化進程的總體策略推動下,伴隨著全國高鐵、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電網需要不斷做出網架結構的延伸和改造。同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廠網分開”、“輸配分離”等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節能減排、綠色新能源與電源結構調整;“煤電聯營”、“智能電網”等新概念,將使電力行業產業鏈不斷延展,給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注入多重源動力。隨之帶來巨大的信息化建設需求,也將成為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在此機遇下,隨著海聯訊此次成功IPO,公司將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加之自身優勢,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迅速推動公司沿著高成長的軌道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