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網通信世界-中國電力通信網訊:2012年11月15日-17日,以“融合其發展,質量共管控”為主體的首屆全國輸配電技術協作網首屆年會暨2012中國輸配電技術創新與應用交流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隆重開幕。年會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全國輸配電技術協作網主辦,國研中電(北京)咨詢有限公司承辦。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會議凝聚了來自國內各地發電企業、電網企業、科研院所及相關設備制造企業等單位相關管理、技術人員數百人。在為期三天的年會中,主辦方將開展多項專場論壇、技術研討會、技術座談會、技術考察以及供需雙方互動交流會等活動,旨在為電力企業供需雙方搭建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
會上,中國電科院用電與能效所總工郝為民作了主題為有序用電關鍵技術與需求響應應用展望的演講,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為您做會議全程回顧:
主題:配用電專場論壇
日期:2012.11.15日
時間:13:40-18:00
地點:中國科技會堂二層204室---206室
主持人:下面我們請中國電科院用電與能效所總工郝衛民,給大家進行介紹。
郝衛民:各位代表下午好,我是中國電力科技研究院用電與能效研究所的郝衛民。下面我介紹的題目是有序用電關鍵技術研究與需求響應應用展望,這個項目是我們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做的一個課題,在這里我做一個主要的內容介紹。
首先介紹一下需響應的概述。電力公司采取行政和財政的激勵手段鼓勵,需求側用戶采用各種有效的節能技術和措施改變其需求方式,在改變能源服務水平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源消費量和負荷水平,從而減少新建電場投資。
需求側管理包括能效和需求響應。需求響應可以實現削峰、負荷轉移、可再生能源,能量儲存。首先削峰是為負荷調整的常用手段,其主要措施一個手段,一個是直接負荷控制,一個是可中斷負荷控制。
移峰填谷,也就是將高峰負荷推移到非高峰時段。移峰填谷的實施可降低系統運行費,但是否增加銷售和收入則有賴于是否造成額外的電量消費。
建立有序用電綜合評價體系,首先要考慮包含地區的用電價值綜合用電體系,以及用戶限電優先級綜合評價體系。用電指標分解,確定用電指標逐級分別原則流程和方法,包括用電指標從省分解到地市級,地市級再分解到市區和各縣。專項方案的編制,根據先錯峰后逆峰、再限電,優化配置電能資源。有序用電評估工作,為綜合評估提供理論依據。
錯峰按照季節錯峰、日錯峰和時段錯峰,將高峰負荷轉移到低谷時段,提高發、供電設備的利用率,提高電力供應整體的效率與效益。參與錯峰后其總的用電量并未減少,對用戶影響小。
避峰措施,一個是只在高峰時段剝減或者停止用電負荷,事先安排大、中、小企業,在用電高峰期間停產數量小時或數日。現在存在問題,只從用戶的壓負荷潛力用電出發,未考慮到效益問題,忽略了大工業用戶的利益。編制原則,綜合評價用戶價值,合理安排每級預案的避峰用戶,盡量保障綜合評價值小的用戶率先參與避峰,實現用戶群體損失最小化。
另一個就是限電,只在特定時段限制某些用戶的用電需求,具有強制性。存在問題,僅考慮負荷等級,較為片面。編制原則,限電序位表動態更新。
根據我國已經實施或者提出的需求響應技術,結合國外的需求響應技術情況,它的供需雙向調節配套基礎設施,推動需求管理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其作為電網側與用戶側的樞紐功能,對需求響應性能評價是考慮到供需雙向調節性能評價,它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對需求響應項目的性能評價,從社會、電網公司和用戶三個方面進行系統評價。第二是對需求響應執行用戶的評價,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需求響應的資金來源和激勵補償機制研究,我們考慮到確定對客戶進行激勵補償的原則,并依據原則制定對用戶進行正負激勵的措施。正激勵措施主要體現在補貼和電價的打折上,負激勵措施主要體現在對用戶進行限電。這個是一個供需雙向調節機制,下面講性能評價。包括用戶基本的負荷界定,用戶調節性能的評價,用戶的信用等級。
智能電網是21世紀電力系統的重大科技創新和變革趨勢,而供需互動的機制則是基于智能電網加強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我們在政策上由政府主導盡快制定國家層面的智能電網,將智能電網技術與需求相應有機整合到智能電網發展愿景中去。
我的匯報就到這里,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們光臨本次會議,謝謝。
主持人:今天下午咱們專題的交流就結束了,我覺得雖然是半天,但是內容還是很豐富的,首先我想國家電網公司運檢部給我們主要介紹了我們國家電網配網它的管理,包括建設,包括設備的投入,包括它的運行管理。那么確實使我感到國家電網在配網管理方面,應當說耳目一新。配合著國家智能電網也好,介紹了很多產品,像電動汽車,像鋁合金導線,包括變壓器,應該說這都符合當前節能環保的新產品,也和我們智能電網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總之今天下午的介紹內容很豐富,同時也謝謝各位專家的光臨,會議就到此結束。
全國輸配電技術協作網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開發服務中心成立的非盈利性的自律型服務型組織,以踐行為政府服務、為行業服務、為企業服務為宗旨,以凝聚行業發展合力,促進行業科技創新為目的,旨在為電力行業和輸配電制造企業間搭建一個信息溝通、技術交流、技術協作的平臺,以共同促進電力行業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輸變電設備競爭力。
相關報道:
南瑞副總朱金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現狀及發展
遠東電纜副總工唐松柏:鋁合金電纜的研發與應用
國網物資部王培龍:國網電子招標商務平臺應用情況互動交流
王鵬:智能配電領域需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馬瑛:智能型全密封變壓器在智能配電網中的應用
吳鳴:分布式能源管理控制策略與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