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IBC國際廣播電視設備展上,DTVE(歐洲Digital TV組織)發布調研報告《多屏視頻版權現狀》,該報告基于DTVE于今年8月以來面向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其中的21%為多/全業務運營商、21%為視頻技術廠商、8%為OTT服務提供商、6.8%為有線電視運營商、6.8%為免費地面數字電視運營商、5.6%為IPTV服務提供商、4.3%為付費電視臺、3.7%為內容集成商、3.1%為直播衛星運營商、3.1%為監管機構)的調研結果。
1、在線視頻的機遇及挑戰
過去兩到三年內以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聯網設備的普及使得在線視頻服務獲得迅速發展,人們的相關需求也日漸增大。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及其他便攜及非便攜設備均能播放高品質視頻內容,由此,視頻業務服務提供商們紛紛推出多屏服務以提供無處不在的視頻接入,通過對相關權利的爭取,將直播電視頻道及點播電視節目以OTT的方式提供給“蘋果”及安卓設備已維持其用戶的忠誠度并試圖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多屏視頻業務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廣播商們及服務提供商們認為用戶對其有巨大需求(這一結論也在愛立信于今年IBC上發布的調研報告中被重點提及,可查閱《中國收看傳統電視的人越來越多,比去年增30%》)并紛紛部署之,但是目前尚未找到良好的商業模式以回收其投資甚至盈利——其中很多的業務都是免費提供給用戶,而且目前尚無清晰的從高級廣告解決方案中盈利的發展戰略。
純OTT服務提供商正在努力探索和實踐之,比如在點播視頻中插入/植入廣告、業務訂閱(筆者注:交月租或年費等)、即時付費點播(筆者注:相當于以前有線電視的PPV按次付費業務)等。
DTVE于今年8月就在線視頻的5種商業模式的重要程度向受訪的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進行了調研,這5種商業模式包括:
1)交易型視頻點播(相當于以前有線電視的PPV按次付費業務,在觀看一段視頻之前,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2)訂閱型視頻點播(交月租或年費。用戶可以無限制收看一定范圍內的視頻內容);
3)電子渠道成交(相當于PVR或云DVR業務);
4)廣告型(后向收費方式。用戶可免費欣賞視頻,但需要看廣告);
5)防止用戶流失型(綁定在線視頻點播(免費提供)、電視直播(免費提供)、付費電視、寬帶、電話等,以提高用戶忠誠度。英國電信對此有明確的實踐結論,請查閱《英國電信稱其不再是電信運營商,而是廣播商》)。
DTVE針對此項的調研結果顯示:
1)訂閱型視頻點播這種模式被最為看好:如圖1所示,41.2%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訂閱型視頻點播模式的重要性排在了第1位,29.1%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訂閱型視頻點播模式的重要性排在了第2位;

圖1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訂閱型視頻點播模式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重要”,“5”代表“認為最不重要”。
2)防止用戶流失型這種模式被最為看好的比例“慘”居第2:如圖2所示,29.1%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防止用戶流失型模式的重要性排在了第1位,25%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防止用戶流失型模式的重要性排在了第2位;

圖2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防止用戶流失型這種模式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重要”,“5”代表“認為最不重要”。
其余調研結果分別如圖3、圖4、圖5所示:

圖3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訂閱型視頻點播模式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重要”,“5”代表“認為最不重要”。

圖4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電子成交型這種模式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重要”,“5”代表“認為最不重要”。

圖5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廣告型這種模式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重要”,“5”代表“認為最不重要”。
在今年的IBC國際廣播電視設備展上,DTVE(歐洲Digital TV組織)發布調研報告《多屏視頻版權現狀》,該報告基于DTVE于今年8月以來面向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其中的21%為多/全業務運營商、21%為視頻技術廠商、8%為OTT服務提供商、6.8%為有線電視運營商、6.8%為免費地面數字電視運營商、5.6%為IPTV服務提供商、4.3%為付費電視臺、3.7%為內容集成商、3.1%為直播衛星運營商、3.1%為監管機構)的調研結果。
多屏視頻業務目前面臨的一些主要挑戰:
1、在線視頻的機遇及挑戰(續——一些主要的挑戰)
OTT在線視頻傳輸所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在無管理的網絡中的質量保證,如此一來,內容提供商們、付費電視運營商們就不愿意在同一時間窗口也通過OTT方式發布內容/節目。然而,最近有跡象顯示,隨著多屏業務的開展越來越普遍,這一現象開始逐漸有所改善。
本調研報告探討的是多屏視頻的版權現狀,然而,根據調研結果所得出的結論卻是,“安全”并非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所面臨的首要問題——而是人們/信息消費者(注:“信息消費者”是筆者突發靈感而造出的名詞)們對于多屏視頻業務的付費意愿!
DTVE于今年8月就在線視頻業務服務目前所面臨的5大主要挑戰的緊迫程度向受訪的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進行了調研,這5大主要挑戰包括:
1)大多數情況下(意即:不管是何原因,比如目前收費過高、目前多屏視頻業務的質量仍差、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未能提供其想要看的視頻內容、盜版盛行影響質量等),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
2)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收費過高;
3)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多屏視頻業務的質量仍差(使用體驗不好),未達到其預期的消費效果;
4)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未能提供其想要看的視頻內容,未達到其預期的消費效果;
5)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于OTT視頻的保護力度不夠,盜版盛行。
DTVE針對此項的調研結果顯示:
1)“大多數情況下(意即:不管是何原因,比如目前收費過高、目前多屏視頻業務的質量仍差、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未能提供其想要看的視頻內容、盜版盛行影響質量等),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被受訪的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認為是多屏視頻業務目前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如圖1所示,37.8%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該問題的緊迫性排在了第1位,23.6%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該問題的緊迫性排在了第2位;

圖1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大多數情況下(意即:不管是何原因,比如目前收費過高、目前多屏視頻業務的質量仍差、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未能提供其想要看的視頻內容、盜版盛行影響質量等),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這一問題的緊迫性排名的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緊迫”,“5”代表“認為最不緊迫”。
2)“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收費過高”被受訪的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認為是多屏視頻業務目前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的比例“慘”居第2:如圖2所示,18.2%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該問題的緊迫性排在了第1位,36.5%的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將該問題的緊迫性排在了第2位;

圖2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收費過高”的重要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緊迫”,“5”代表“認為最不緊迫”。
其余調研結果分別如圖3、圖4、圖5所示:

圖3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多屏視頻業務的質量仍差(使用體驗不好),未達到其預期的消費效果”的緊迫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緊迫”,“5”代表“認為最不緊迫”。

圖4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人們不愿意為多屏視頻業務付費,是因為其認為目前多屏視頻業務未能提供其想要看的視頻內容,未達到其預期的消費效果”的緊迫性排名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緊迫”,“5”代表“認為最不緊迫”。

圖5 受訪視頻企業/機構對“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于OTT視頻的保護力度不夠,盜版盛行”的緊迫性排名的調研結果。圖例中:“1”代表“認為最緊迫”,“5”代表“認為最不緊迫”。
對此,DTVE還向受訪的160余家視頻企業/機構等做了進一步的調研,結果顯示:
1)29.9%的視頻企業/機構等認為越來越多的人不愿為多屏視頻服務付費的原因在于人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免費地收看(筆者注:這一結論也在愛立信于今年IBC上發布的調研報告中被重點提及;
2)23.6%的視頻企業/機構等認為趨勢將是:越來越多的人對于通過正當渠道進行視頻的付費消費會越來越適應,因為這會比通過非正當渠道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部分視頻企業/機構還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盜版”將會越來越少;
3)46.5%的視頻企業/機構等認為:即使存在多個非正當渠道,但只要使用體驗能被保證,人們還是愿意為多屏視頻服務付費的。
目前,國內視頻網站的多屏視頻服務發展仍處于盈利與版權等的糾結之中,如何實現雙突破?本文以《多屏視頻的版權現狀(3)》的形式進行簡要探討。由于目前的狀況是,電視劇在視頻網站上的覆蓋率,遠遠超過電影和電視綜藝節目,因此,下文僅探討視頻網站的OTT TV多屏電視劇業務的盈利與版權等雙突破。
由于“三網融合”進程繼續加快,多屏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很多觀眾選擇用傳統媒體收看電視的同時,也用電腦或者于機、PAD等移動終端通過視頻網站客戶端收看其他電視節目。現在,視頻網站和傳統媒體一樣成為國產電視劇收視的主戰場,電視劇在視頻網站上的覆蓋率,遠遠超過電影和電視綜藝節目,2012年7月電視劇覆蓋用戶達到3.27億的歷史最高位。如何在傳統網絡(比如有線電視網絡)和互聯網雙平臺都取得高收視率,獲得更高的回報,是節目內容制作者應當謹慎思考的問題。
然而,版權問題自視頻網站大規模興起之時就一直存在。視頻網站雖然已經走上了“正版”的道路,但無論是國產劇、還是海外劇,盜版現象仍然十分嚴重。目前最為突出的兩種盜版形式大致如下:
1)大批未經授權的國產劇集在視頻網站上出現,它們絕大多數是網友從電視上錄制,或者購買正版DVD 后,通過電腦轉制成獨立文件,上傳于視頻網站。視頻網站實際上是為盜版提供了一個免費傳播的平臺,為盜版片源提供了無限轉載、非法下載等諸多功能。
2)視頻網站互相侵害版權利益,多家視頻網站對同一片源進行無限制重復轉載,免費分享。比如在2011年,土豆網就因為優酷網盜播其獨家授權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向優酷網索賠1. 5億,而優酷網也針對土豆網大規模盜播其節目及劇集這一現象,在京滬兩地起訴土豆。又如2013年開年大戲《隋唐演義》的版權雖然被騰訊網獨家收購,但是遭到多家網站的同步盜播,如百度影音、嘩哩嘩哩網等,并且前者可提供的片源質量并不下于騰訊視頻而且還可以提供實時下載,而后者提供了強大的實時評論功能,去掉了視頻前后的植入廣告——這更符合人們的信息接受方式。這給重金購買正版版權的視頻網站和《隋唐演義》的制作者都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害。
2009年之前,視頻盜版現象在大多數視頻網站上都有出現,因為直接受益者是視頻網站本身,所以大多數視頻網站也默許了這種現象,對上傳片源的網民采取了縱容的態度,而盜版的直接受害者則是影視制作公司。但是因為一些制作單位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傳統渠道/平臺的競爭上,并未對網絡盜版問題進行追責,一些中小型制作公司因本身版權意識淡薄,加之網絡視頻版權維權困難、片源上傳者難以追查、維權賠償金額過少等諸多原因,對維護自身版權沒有積極性,致使盜版問題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視頻網站OTT TV大規模崛起,甚至影響了傳統媒體的收視,早年聽之任之的盜版問題弊端盡顯。盜版不僅侵害了視頻網站、影視劇制作者的經濟利益,更加劇了視頻網站之間的惡意競爭,削弱了影視制作公司的創作熱情。如果該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電視劇生產早晚會面臨更大的瓶頸。
目前各大視頻網站已經加緊技術審核的力度,能夠做到發現有版權侵害就立刻刪除,避免了維權官司纏身的局面,維護了版權方的利益也維護了自身的利益。但面對海量視頻信息,視頻網站無法對上傳視頻逐個進行人工審核,僅僅利用技術審核仍然難保沒有漏網之魚,當版權方發覺被盜版時,自身利益已經受到了嚴重的侵害。
版權問題根深蒂固,盡管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希望視頻網站能夠嚴格自律,抵制盜版。但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版權問題無法僅僅依靠行業自覺來解決。相關部門應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并且嚴格執行。這樣不僅能杜絕視頻網站之間的惡性競爭,保證視頻網站的經濟利益,也能保護版權方的利益,在行業內形成良性循環。視頻網站本身需要提高審核技術,減少人工審核。目前,優醋、土豆、酷6等多家視頻網站基本已經可以杜絕已購買版權視頻的盜版現象,而一些非正規運營的視頻網站也在版權賠償的巨大經濟壓力之下,采取與正規網站聯合的方式逐漸走上正規化的道路。
那么,如何進一步建立視頻網站OTT TV多屏視頻服務的良性版權機制?
2012年被稱“為電視劇的小年”,網絡版權價格已經縮水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不到傳統市場的百分之一。一些電視劇節目制作方(版權方)直接放棄了兜售網絡視頻版權,如果發現有視頻網站盜播其電視劇,直接起訴獲取賠償。有時,版權賠償甚至比正常銷售網絡版權獲取利益還要多。2013年,網絡版權價格有所回升,這是一個重新規范市場的契機,構建長久、穩定的網絡視頻市場,則需要電視劇制作者和網絡版權購買者雙方共同努力。
在銷售方面,節目制作方應該放低姿態、摸清市場,對所生產的節目進行較為到位的質量評判,對OTT TV市場前景應有正確的預期,根據市場分析以及成本核算對劇集進行不同的定價。
電視劇制作行業應在考慮視頻網站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對網絡視頻版權的價格進行限制,不能放任市場堆積泡沫。同時,可針對類型、題材、話題效應不同的電視劇進行進一步的細分,在預估成本之上進行定價。
另外,目前較為常見的是電視劇制作方一次性兜售全部劇集收回成本,只求自己能夠盈利,卻不考慮視頻網站的盈利狀況。這種銷售方式對雙方各有經濟損害,如果電視劇熱播,電視劇制作者無法再次分成,只能期待第二次兜售賣更高的價格,使得電視劇版權價格不斷攀升,從而增加了投資的風險。如果電視劇未能如期熱播,視頻網站本身將會受到重大損失,如果再遭遇盜播,損失將更多。
所以,電視劇制作方和視頻網站需要攜手開發更多的版權銷售模式:版權方完全可以改變盈利模式,以略低的價格售出劇集,和視頻網站聯手分享后續利益。電視劇在售出后,由第三方監控互聯網絡點播率,如果電視劇熱播,版權方可以與視頻網站進行盈利分賬。如果未能
熱播,版權方也可以至少保證不虧損,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共贏盈利模式,應該是今后OTT TV版權銷售發展的重點方向。
再次,視頻網站自己也拍攝小型電視劇,但他們自身打造的新媒體劇良莠不齊,多數是靠在劇情中添加流行的網絡段子,討論滿足窺私欲的隱秘話題,打擦邊球來博取眼球。加之視頻網站本身投入力度有限,制作者只能大量地進行廣告植入,使得OTT TV觀劇者十分厭煩。并且,新媒體劇本身特點就是劇集短小,劇集之間關聯度不高,所以觀眾的黏著度很低。新媒體劇只有個別劇集可以紅極一時,形成小范圍的話題討論,但始終難成氣候、難以與傳統電視劇制作機構的制作質量匹敵。
所以,視頻網站可以與電視劇制作方攜手制作和推出OTT TV付費電視精品劇。在電視劇內容上更注重內容的充實度、思想性,提高整體品質,依靠互聯網用戶的付費點播,而不是廣告費獲得收益。這樣既能滿足互聯網用戶的定制需求又能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或許這一種方式在初期會遭遇一定的阻礙,并且以目前OTT視頻網絡市場來看還前景模糊,但隨著視頻網站OTT TV的迅猛發展,從長遠發展角度看,付費電視劇這一模式仍然值得探索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