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當前,國產工業操作系統已從“可用”向“好用”階段邁進,但使用范圍仍較小、產業生態尚不完善,應用端使用意愿不足; ②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琦表示,建議加速高端處理器、GPU芯片、工業控制協議通信芯片等的國產化替代,推動“芯片+操作系統+應用”一體化協同。
近年全球正經歷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軟件的創新、研發、應用和普及已成為衡量國家制造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高端工業控制器已成為先進智能制造的核心樞紐。
在今年全國兩會開幕之際,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琦對加速打造國產工業操作系統、推進高端工業控制器全國產化提出建議。
武漢琦表示,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過程中,擁有自己的工業操作系統必不可少。加速國產工業操作系統的研發不僅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環節之一,更是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制造業高端化躍升的重要支撐。
“當前,國產工業操作系統已從‘可用’向‘好用’階段邁進,但使用范圍仍較小、產業生態尚不完善,應用端使用意愿不足。為此,我國每年需向國外支付巨額操作系統授權費用,同時面臨著不可預測的產業鏈安全風險�!�
武漢琦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前瞻化布局和推進高端工業操作系統的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替代,加大對工業操作系統骨干企業的支持力度,包括資金投入、稅收優惠、國家研發立項、政府采購傾斜、鼓勵使用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的方案等,同步加快推進工業操作系統標準體系和平臺建設。
同時,武漢琦還表示,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國產工業操作系統在礦山、建材、煤炭、冶金、新能源、機器人等多場景應用,鼓勵國產芯片和硬件廠商優先適配國產操作系統,加大相關領域人才梯隊建設,打造國產工業操作系統新生態。從而,實現工業領域完整的國產操作系統產品和大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制造強國建設。
高端工業控制器作為先進智能制造的核心樞紐,廣泛應用于流程工業、離散制造、汽車生產等領域的工業控制場景中。武漢琦關注到,在高端工業控制器方面,我國高端工業控制器在操作系統搭載、核心芯片配置、集成開發環境(IDE)核心代碼等關鍵環節仍依賴進口技術,限制了我國工業場景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也對國家工業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對此,武漢琦建議,應強化國產高端工業控制器與國產化操作系統的深度、全面適配,構建全面國產化的高端工業控制器產品。加速高端處理器、GPU芯片、工業控制協議通信芯片等的國產化替代,推動“芯片+操作系統+應用”一體化協同,通過政策支持、技術研發、產業生態建設、人才培養等措施,實現工業控制器的全國產化自主可控。
同時,武漢琦表示,要加快推動IDE軟件國產化與智能化升級,打造國產開源社區與開發者生態。通過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強化技術研發與創新、產業鏈協同、行業應用與示范和國際化布局等國家級路線,為復雜的智能工業控制場景,如:機床、機器人、裝備、產線等,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2024年中信重工推進國產化高端工業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和產品研發,自主開發了國內首個高端嵌入式微內核操作系統。未來,中信重工將加速推進工業操作系統在機床數控系統、工業控制器以及特種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研發適配、國產化替代和推廣應用,圍繞“芯片+操作系統+行業解決方案+工業大模型”等打造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