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第一次見到Apple Watch,那時候最有名的智能表是moto 360, 蘋果第一次拿出了一塊方形手表。處處都透著不一樣。
彼時的蘋果也是第一次制作手表,初代Apple Watch(我們現在叫做Series 0),被多數人認為是“腕上的iPhone”,蘋果希望是一塊手腕上的顯示設備,協助iPhone讓人們不離開通知,但又可以又選擇的把重要通知稱現在你的手腕出現;同時也是一款裝飾品,18K金的Edtion版定價超過1萬,美元;更是一款運動設備,鋁合金的運動版是當時賣的最好的版本,蘋果還開創了三個圓環作為數據表達方式。
由此,蘋果的健康故事,真正開篇。
回顧過去的十年,時尚和健康是Apple Watch堅持的兩條主線。為人熟知的Apple Watch的健身記錄顯示方式,簡單的三個圓環充滿機巧:不用直線進度條,不用數字,也不用任何百分比。一切運動參數只要三個圓表達便足夠,三個必要目標清晰明了,直觀且一看就懂,閉合完成,沒閉合繼續努力。
這三個圓環,后來當然也被各種其他設備所模仿,成了“行業標準”
蘋果的健康生態,并非一蹴而就,三圓環和獎章系統被多數用戶熟悉和接受后,通過“健康”系統,將數據同步到用戶所有蘋果設備。watchOS 3中加入社交因素,讓用戶之前以鍛煉和健康作為“炫耀”方式了;高心率預警,摔倒檢測,ECG等相繼加入,讓這款手表聚集了更多可能。
這些功能,在平時遠不如《農藥》或者原神那么高頻使用,但它(Apple Watch)和它們(這些功能)都在默默關注你的身體狀況,并在關鍵時刻挽救用戶。
在4月底Apple Watch廣告中,就是兩位真實用戶故事。
[李同學的心跳],學業繁重的李學生多次收到Apple Watch高心率提醒,及時就醫,早期心臟問題得到救治;[摔倒的白媽媽]則講述以一位獨自在家意外摔倒的的中老年人,因Apple Watch的摔倒檢測+自動呼叫救援功能得救。
類似的故事,在過去十年還有很多,意外跌倒,設備自動觸發SOS緊急聯絡,挽救其生命;血氧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就醫確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體溫傳感器幫助一名女性提前察覺流產風險,避免了嚴重并發癥;遭遇車禍,設備通過雙核加速感應器鎖定撞擊力度,秒發求救信號并共享定位,讓重傷者獲……
從心臟異常預警到極端環境救援,Apple Watch已成為用戶的“隱形守護者”,正如中國的兩則廣告描述的那樣,他們都慶幸:還好戴著它。
除了廣告中這兩位用戶的故事,近期的一次線下活動,我還見到了更多因為Apple Watch獲救的真實的人和事。以及某著名醫院的心內科陳大夫的分享,從真正的臨床經驗上,講高心率與低心率為何值得關注,以及房顫對健康的影響。
這些功能實際在Apple Watch上都有涉及,很多也在之前“手表救人”的新聞中有過報道,可以說是醫學理論在Apple Watch上的實際驗證。
雖然,我們希望大家永遠不會用到或者觸發這些功能。
Apple Watch是庫克接手蘋果公司后,開啟的一個全新品類,在摸索中前進,在嘗試中改變。改變硬件和定位,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習慣。
這十年里,用戶見到了蘋果如何讓一只現實世界的蝴蝶飛進數字表盤,見識了算法背后的工作細節,還有逐漸增多的傳感器和更大的屏幕,以及無數為它努力的研發人員。也見到了Apple Watch從一個并不被看好的小產品,如何一步步接管了用戶的健康管理系統。Apple Watch本身的改變還在持續,一個電子產品如何改變人們的健康觀念的故事,也還在持續。